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4页)
韶问:“你又是谁?”    “我是许旭英,许旭豪的meimei。”    “那你是我姑姑,我是许旭豪的女儿韶韶。”    “旭豪有个女儿?”许旭英说着就哭了。    苏舜娟目睹这一幕,脸色灰败,用手帕捂着眼睛流泪。    “我还带来了父亲的同学苏女士。”    “你母亲是谁?”    “家母叫姚香如。”    “她人呢?”    “她在年头已经去世。”    许旭英看着侄女儿“你像足了你父亲,我不用看任何证明文件,我相信你。”    韶韶此际已不知自己像谁,拥抱着陌生的姑姑,号啕大哭。    老人听见哭声,抬起头来“莫哭莫哭,为什么哭?你父亲就要回来了,旭豪,你是男孩子,将来要照顾mama同meimei,怎么老哭?”    韶韶一听,只觉人生的磨难无穷无尽,她不知道是否支撑得住。    她抓紧了姑姑的手,泪如雨下,整个背脊被汗湿透,心中奇苦,忽然想到很小很小的时候,被老师冤枉默书作弊罚留堂,既委屈又害怕,看着天色已黑不能回家的情况,正与此刻相同。    这时,幸亏苏阿姨过来说:“韶韶,你且去洗把脸,别激动。”    韶韶一想,这是事实,切莫刺激祖母与姑姑才好。    她慢慢把情绪压抑下去。    泵姑给她一杯白菊花茶。    张妈说:“我要喂老人家吃饭了。”    韶韶连忙站起“让我来。”    张妈说:“我熟手,她会多吃点。”    苏舜娟此际作主说:“韶韶,我们先回去再说,让姑姑吃饭。”    韶韶把酒店房间与电话号码留下告辞。    苏阿姨一直轻轻抚摩她的手以示安慰。    韶韶摸着自己濡湿的额角忽然大笑起来“难怪母亲对我的身世一字不提,她做得对,的确知来无益。”    苏阿姨不作声。    韶韶过一会儿又说:“原来她一个人统统承担了去,好苦的母亲。”    那夜,韶韶彻夜不能成眠,坐在床角,默默流泪,一闭上眼睛,就似看见一个满身血污的年轻人被扛到家门,身体穿孔,汩汩流着黑色的血,他母亲一见之下,神智就从此昏迷。    韶韶握紧拳头,直至指节发白,那年轻人,正是她的父亲。    她听到得得得的声音,半晌,才知道那是她牙齿叩牙齿发出来的异声。    正彷徨间,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她跳起来,沙哑着声音问:“谁?”    “韶韶,我是志能。”    邓志能,怎么会是邓志能?    韶韶连忙去打开门,看到丈夫,如见到救星,籁籁落泪“大嘴,大嘴,你来了。”    邓志能连忙抱住她“韶韶,你怎么脸如金纸?”    “大嘴,说来话长,你是怎么来的?”    “我独坐家中,心血来潮,心惊rou跳,故赶了来。”    “谢谢你,大嘴,我需要你,此刻我真的需要你。”    “那我老实同你说吧,是苏女士打电话把我召来。”    “又是她,苏阿姨真是个好人。”    “她在电话中已与我说过大概,你不必重复了。”    他坐在床沿,打个呵欠,宽衣解带。    “大嘴,你睡得着?”    “尽是妇孺老弱,单靠我,我能倒下来吗?非得休养生息不可。”    这一句话提醒了韶韶,她浑身血脉流通了,渐渐暖和,恢复镇定。    说得对,她若先倒下来,还能照顾祖母与姑姑吗?    韶韶连忙去淋浴洗头。    想到母亲苦命,又哭了一会儿。    披着浴衣出来之时,看见邓志能正在沉思。    “想什么?”    “我在想,这些年来,不知由谁照顾许家母女的生活。”    这倒是真的,还能请看护照应老人,可见必有外快支持。    “听苏阿姨说好像是区永谅。”    “必定是他,可是,他为何那么好心?”    “他们是要好同学。”    “是,也只能那样想。”    “大嘴,你想到了什么?”    邓志能不出声。    “睡吧。”    韶韶和衣躺在他身边“大嘴,幸亏嫁了你。”    真奇怪,不论世人遭遇如何,太阳还是升起来了。    韶韶躺在床上,忽然想起前些时候看过的新闻片,南斯拉夫内战,遍地哀鸿,志愿机构设法弄来一辆旅游车,接载一群孤儿往德国边境,可是还是遇到狙击手,车上挡风玻璃全碎,大人用身子覆盖在儿童身上保护他们。    可是四十多名孤儿中还是有两名中弹死亡。    尸体放在医院手术室里,镜头推向前,用白纸半覆盖着,小小的手小小的脚,面孔平和。    韶韶记得她忽然之间泪如泉涌,啊,已经去了上帝的国度了,统统变成长翅膀的小天使,永远不必吃苦了。    在世上那样苦,去到天国也是好的。    在这一刹那,韶韶忽然觉得人生在世,其实并无太大意义。    韶韶默默流泪。    邓志能拍拍她的背脊。    韶韶责怪丈夫:“都是你不好,我根本不想知道身世,是你叫我寻根问底,以后,我永远不能安眠。”    邓志能叹口气“有时我觉得殖民政府的愚化教育再正确不过。”    真的,知道那么多干什么,一切在辛亥革命终止,加个句号,束之高阁。    邓志能又说:“知道太多,反而无益。”    天亮了。    苏阿姨过来敲门。    很明显,她也没睡好。    一坐下她就喃喃自语:“当年我们也知道凶多吉少,故此带着香如头也不回地走到南方。”    韶韶追着问:“家父可知道我的存在?”    “不,我不认为他知道。”    韶韶颓然,无比凄凉。    “不知道岂非更好,否则挂着你,多一桩心事。”苏舜娟深深叹息。    韶韶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