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四  (第2/2页)
幼,身量未足,但是这个在京城长大地江南女子却端庄和温婉并存,是个很惹人怜爱的女子。    哀家觉得这个郑氏也算才貌双全之人…”按照陈太小太监又带上了另一个女子。    同样来自山明水秀的江南,同样的豆蔻年华地少女,这个郑氏更多的却是妩媚和妖娆。尖尖的下巴,柳眉杏眼,微笑的时候薄薄的嘴唇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    “民女凝翠参见太后娘娘。”    陈太后重复了一下郑氏的闺名:    “凝——翠?是哪两个字?”    “回太后,是范仲淹那阙词,‘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凝翠抬起头,似乎早有准备“民女的父亲是位秀才,所以才给民女取了这名字。”    “范仲淹?”陈太后低声对云儿讲“哀家可不喜欢这人,总是假意把天下大任都担在肩上,难不成他也想当统领天下的帝王?”    云儿微笑了下,她顺了陈太后的意:    “jiejie说得深刻…”    “好了,都下去吧!”陈太后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meimei,哀家看那郑氏虽然狐媚了些,但还是位美人,不如留在宫里也好。”    “jiejie中意何人?”云儿追问了句,她算计着陈太后对王氏还是颇为满意。    “就应meimei的意,那个叫明慧的也算有贤良淑德之容。”陈太后好像自己终于对云儿妥协了一次似的“家境清白,人也净慧。”    云儿在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这桩心事总算是解决了。    云儿有许久没能与陈惜玉相谈,因为每次在大殿上看到的都是她孤独凄凉的背影。    在云儿的印象中,陈惜玉是大气的女侠,莫念是看透世间百态的大师,而现今两者都因陈太后而不复存在了。    “仪心师父,”云儿很惦记陈惜玉“莫念师父可好?”    仪心轻轻地摇了摇头:    “人存心不存,心存意不存,这可谓好?”    云儿遗憾地叹气:    “若不是那日来寺里让她们姐妹相见,恐怕不会生此枝节。”    “人生无法预测,该来的终会到来,避得了一时,却避不了一世。”仪心第一次讲出她所知晓的与佛祖无法的凡事“不想这一日来得这么快,看来世间真的没有可以隐藏终生的秘密。    云儿猜出仪心早就知道这些:    “仪心师父早就知晓这些?”    “阿弥陀佛,”仪心连忙念道“罪过罪过,仪心不该因为此事分心。”    “至少仪心师父早就知晓小玉和皇上是嫡亲的姐弟,不然不会让我来寺里听陈——莫念师父特意讲出此事…”云儿发现了蛛丝马迹“莫念师父就是当年师太的故交,所以她们才能一直掩人耳目在寺庙住下来,再顺理成章地被陈太后带进王府继而进宫…”    仪心终于败下阵来:    “不错,只有一点错了,仪心知晓此事只比云儿早几日…”    “那陈惜玉出家为尼之事呢?仪心师父你竟不与云儿讲?”云儿抱怨仪心隐瞒了自己。    “仪心答应莫念,不许问起她的过去,更不能向任何人提及她已经出家之事。仪心既然允诺,就不能泄露半句出去。”或许这就是仪心的固执之处,或者这也可以叫做“信守诺言。”    “不要再强迫仪心师父说这些…”陈惜玉发出虚弱无力的声音“一切皆因我而起,还是由我来结束。”    陈惜玉容颜憔悴,只有那双乌黑的眼珠依然迷蒙闪耀。    “小玉是我的全部,我带着她住在江南的一个小镇,我曾想永远生活在那里,过只有我们母女两个人的日子。但是后来几年,随着小玉越长越大,我却想把她送回京城,送到皇上身边,哪怕他们父女不能相认,只让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也好。先帝一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不管他是欺骗我的朱公子,是到处留情的裕王,还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他都是我一直牵挂的人。既然他已离去,我能做的只是常伴青灯,为他的山河社稷祈福,用余生去还欠下的罪孽。”    云儿感觉眼眶微微的湿润了:    “其实生命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陈惜玉默默地看着云儿,想要寻求答案。    “除了男女之情以外,还有亲情…不管小玉是否有公主的名分,她都是你的女儿,你要为她做的事还很多…”云儿莞尔一笑“人生最艰难的不是忘记,而是继续…”    陈惜玉恍然大悟,她对云儿投去赞赏的目光:    “多谢你…”清清的晚秋,冷冷的愁绪中,居然多了一分从未有过的春的暖意。第五章结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