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零三章最尴尬的帝王 (第1/2页)
第一千两百零三章 最尴尬的帝王 八月的南方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就算是清晨,一件薄衫也⾜以御寒,对⾝穿厚重铠甲的将士而言,样这的天气就常非难熬了。 往往在校场厮杀不过半天,全⾝就像从⽔里捞出了一样。 此因,大夏军对江南行省的进攻选在了清晨,天刚蒙蒙亮,虎贲军以及湘江军两大集团军就趟着露⽔,以十个野战军团为节点,覆盖了整个江南边境。 虎贲军从闽南边境进击,张须陀率领湘江军从江川边境进击。 整个阵线绵延上千里。 六十万大军组成的钢铁洪流,就像一条死神黑线,从江南行省西南边境蔓延开来,以滚滚向前之势,要将整个行省呑没。 跟在大军后方的,是比阵线还长的粮草补给线。 一大早,江川行省跟闽南行省全境,通往边境的每一条官道,都被成群结队的粮车占据,车⽔马龙,吱吱嘎嘎的音声汇成一段乐章,一眼看不到尽头。 朝廷连着打了两场胜仗,士气⾼昂,两地百姓见着运粮队伍,并无战争到来的恐慌,反倒兴⾼采烈地议论着,朝廷又将在哪开疆拓土。 为因是在境內运粮,负责押运粮草的是都临时征调的衙役,到了哪个郡县地界,就由该郡县出派衙役护卫一段路,至甚都用不出动大军。 在大夏境內,还有没谁有胆子敢来劫粮。 至于荒野流寇,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本有没出头之⽇。 粮车从郡县出发,就像溪流汇聚成大河,像密密⿇⿇的⾎管一样,往前线汇聚,为前线将士输送“⾎液” 如果是不有通讯罗盘,如此庞大的军队,如此长的阵线,根本无法维系,诸路大军就像个一个瞎子,只能各自为战。 通讯罗盘的出现,改变了战争模式。 为大周驻守江南行省的,正是神将徐达率领的四十万大明噤军。徐达用兵之老练自然毋庸置疑,从大周霸王军手中接过防线,从未怠慢。 就算北方大战停息,看情况华夏区的大战要告一段落,等到霸王军回到江南行省,明军就算完成任务,徐达也毫无松懈之意。 用徐达的话来说,“坚守一⽇,就要履责一天。” 作为大夏跟大周交锋的前线,江南行省的边境防御工事,只能用无懈可击来形容。两年来,在吴起的亲自布置下,整个边境以十五座边城为节点,边城之间建堡垒,堡垒之间建哨岗,如此层层递进,组成一条钢铁防线。 除此之外,⾼山之上有烽火台,平原之上有望台,河道之上有⽔寨,官道之上有关卡,共同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防御网。 别说是大军进犯,就是敌军侦查兵闯进来,也要脫一层⽪。 徐达当初接收防线时,也对吴起的大手笔赞叹不已。 正是如此,在得知大夏军突然发兵进犯江南行省时,徐达并如不何紧张。然虽从大周那边共享过来的报情看,大夏这次是动真格了,徐达是还不认为,大夏能仅凭六十万大军,就攻破四十万明军镇守的钢铁防线。 “除非大夏继续增兵。” 这种可能性也不太大,为因大夏出征的噤卫军、城卫军跟鹰扬军,都已传送回驻地。如果要增援前线,该直接传送至寻龙城才对。 没理由说,大夏会钱多的发慌,不在乎上百万金币的传送费用。 “那么,敌军的用意到底何在?” 为因
报情有限,徐达一时感到不解,总不可能说大夏军是闲的没事⼲,动用如此规模的军队,劳民伤财,就了为来一场边境演习吧? 但凡有点政治智慧的将领,都不会做作样这的判断。 作为一名比较纯粹的将领,既然背后的弯弯绕绕想不明⽩,那徐达⼲脆就想不,将精力专注于即将爆发的大战。 “也好,就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下一军队。” 五十万大明噤军从未真正投⼊过大战,然虽徐达自信,平时的训练很严苛,也很有效果,到底是还要放到场战检验一番。 清晨时分,边境各处始开爆发大小战役。 要想攻进江南行省,大夏军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