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大结局二盛世婚礼  (第4/22页)
旨上书房请求永帝暂缓对云家的判决。    虽然堂审没能让云家即刻陷入绝境,但先前永帝下旨查抄云家已经弄得整个京都人心慌慌,很多云家的同行都在四处奔走,打算在云家最危难的时侯分一杯羹。    当然,也有不少靠云家吃饭的药堂药铺,在知道云家出事后,都担心会受到牵连。这一天里因云家之事,都不知有多少药堂药铺关门大吉。    比较奇怪的是江云漪旗下的产业,虽然圣旨也下令查封江家的产业,但江家旗下的人员受到影响反不如云家的大。    这让唐秉清微微松一口气。若连江家也出现和云家一样出现同样的情况,那大周生药业定会在接连几日内下滑到一个令人心惊的地步。    他突然庆幸云家一直与江云漪合作,因为若云家与其它人合作,这个时侯那些人就算不落井下石,也必定为求自保不愿再与云家有任何干系。    要真是这样,云家的产业链必会在几日之内全数瘫痪,到时侯就是云家能逃过这场劫数,也必然很难恢复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就是一个品牌倒塌后所可能引起的事关整个行业的全体危机!永帝不是商人,所以他不明白行业危机可能引发的风暴会有多严重。    他要不是身为一个大状师,曾经接触过极类似的案子,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这样的后果。    大周朝刚刚经历过一场重大雪灾,此时正是休养生息的时侯,若再发生行业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永帝在听完唐秉清所奏之事沉吟了很久,待他睁眼时就命内侍召集六部尚书前来商讨此事。    他没想到动一个云家,竟然会牵动整个大周朝的商业危机。由此可见云家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深。    其实他不是没想到,而是不愿去想。或者说是被沈老夫人所说之事给气得失去了应有的狼,才会在没与百官商量的情况下贸然做出了决策。    这一夜上书房灯火一直亮到四更天,次一日的早朝百官之中就有不少人改了风向。    他们都知道云家之事可能另有隐情,而昨夜永帝与六部尚书通宵讨论若云家真的倒台,这大周朝有谁能在第一时间恢复大周的生药产业。    答案竟是若云家倒台,江家因此也受牵连的话,大周的生药想要做到如今的规模至少要修养生息近十年才有可能恢复。    本来若没有江云漪什么事,这云家一去,江家定能在第一时间取代云家成为大周第一生药商。    可惜这件事偏偏就是因为一个江云漪才会引发这么多事!但往深里想,又有不少人同情起江云漪来。    他们觉得江云漪一生的起伏似乎全跟她的身世有关,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江云漪确实是他们大周难得的奇女子。    不管是她身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做到其它人所不能做到之事,还是她作为大周第一药膳师为大周所做过的贡献,都令人忍不住要感叹,从而从内心里钦佩。    “陛下,臣启奏,云家之事虽说由唐状师代为辩白发觉此中另有隐情,但云家也脱了不干系。若不能对云家施予处罚,又何以明正听。    至于唐状师说会引发生药行业的危机,臣以为可派人直接对云家旗下的产业进行监管,由朝廷派可信任之人直接接手。必然能让生药业继续蓬勃发展下去,又岂会如唐状师所说的那严重。”    有官员听后启奏,认为唐秉清有些言过其实。云家之事永帝早有决策,唐秉清以此驳回永帝的圣旨,若他们这些官员还与其附议,永帝心中又哪里会舒坦。    他们为官者即要解君之忧,自也要明君之苦,在必要的时侯站在皇帝这一边,才能官运亨通。    “臣附议!”    不少官员听闻此言,连忙附议。他们可不懂什么产业危机,他们只知道这管理产业应该和他们官员调职差不多,不过是换个人管理而已。    难道朝廷每调职一批官员都要引发新一轮的动荡,那这大周朝哪能安稳至今!虽然史载也有这样的事发生,但毕竟是少数。    “呵呵。”    北津凡听得此言忍不住发笑。他虽然也不懂什么产业危机,但若拿临阵换帅做比,却知道这些官员所说的建议是行不通的。    云家能有今天若不是云子澈的领导有方,云家又岂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成为大周第一生药世家。    就好比他的北家军,由他来带可以横扫北境,若是换了其它人做主帅,北家军又岂能发挥它最大的实力。    这些官员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尽给永帝出这些馊主意。不要说这个主意不可行,便是可行,他也不会同意。    若真让永帝听信这批官员所言先派人接收云家的产业进行管理,那待讨论到江家的产业时,是不是也要如法炮制?    江云漪便是没有公主的身份,她也有能力得到今日的一切。他怎么能允许别人窃取了她所有的努力呢。    “北爱卿因何发笑?”    朝堂之上蓦然听到北津凡这么一声笑,那些随声附议的官员不由纷纷住了口。看到是刚回朝的抚远大将军在笑,这些人顿时沉默了。    北津凡的功勋无人可比,他手下的北家军更无人可撼,不要说这些官员,便是永帝也要对北津凡礼让三分。    “禀圣上,微臣并非有意发笑,而是为各位大人的不切实际发自内心的担忧。”    北津凡为人有些自傲,但自与妻儿相认之后已经收敛了不少。所以忙正了正身子将他方才所想拿来作比,还笑问了第一个提出这个建议的官员一句,    “这位大人说得好,要不我们两换下身份,你来当我的大将军,我来当你的户部侍郎,我们不用当个几十年,就换个三五天。你觉得你能管好的部下,管好的我将军府么?”    北津凡说完这句话还不算,还依着那些附议的官员说要不你们换换老娘,换换儿子,看看能不能毫无违和地过一辈子。    这些话一出,那些附议的官员不由面红耳赤,此刻他们就是再傻也明白北津凡是在笑他们不懂装懂,而且竟然还有那么多人没看出这里头到底有多不同。    “咳咳。北将军的比方虽然有些那个…,但微臣觉得北将军所言极是。”    宁沉玉被北津凡这个强大的比喻给惊了一下,他跟这个刚回朝的大将军不熟,但这刻他竟然觉得这位大将军还真有几分可爱。    若不是发生云家的事,其实这位大将军才是如今朝中讨论最多的人物。但云家的事一出,有关这位大将军的事儿倒被人淡忘了不少。    “臣附议!”    昨府上书房的夜会,很多官员都听到了唐秉清所谓的产业危机论,现在的朝会就是针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